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工业化数字化工程建设企业十四五规划展望新结(3)

来源:新型工业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30 04: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下发改革资质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这一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创新。同时,将对“在位企业”产生更大的冲击,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下发改革资质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这一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创新。同时,将对“在位企业”产生更大的冲击,给“域外企业”带来更多机遇。目前制约建筑业数字化的因素还有制度体系的不适应等,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招标投标及整体建造、交付和监管体系等方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呼风唤雨的建筑业巨头,十年之后还能剩下几个?

四、“工业化+数字化”推动工程建设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现在来体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更有深意。新冠疫情之后,工程建设行业传统企业倒下了一批,同时诞生了一批聚焦新基建和工业化的新型公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大约为1%,相比其他发达经济体,依然保持3~5个点的领先优势。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开始实施,截至6月底,各省发布的新基建投资项目计划资金已经超过38万亿元,建筑业全年产值增幅有望达到5%。和历史上任何一场危机一样,只有化危为机的企业才会崛起。这些新兴起的企业规模将更大,具备跨界的资源整合能力,具有数字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特征,管理更加精细化,文化将更加多元、进取和具有亲和力,能够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的产品和服务。

建筑工业化将是未来20年建筑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议题,按照中国的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将达到30%的装配率,以2019年建筑业24万亿元产值为基准,将达到至少6万亿元的市场规模。然而工程建设的“在位企业”习惯于总承包的轻资产模式,能不投资建厂的就不建,能拖后的就拖后。试想一下,有朝一日全部装配的时代来临,无论谁建房子都得需要构件厂,总包企业和设计院不熟悉工厂管理,项目经理转型去做厂长很不适应,技术体系化、设计标准化、生产数字化、安装智能化是企业进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域外企业和资本早已虎视眈眈,可以预见,未来的5~10年,工程建设行业必然会有以“工业化”方式杀入并成长起来的巨头。像特斯拉一样,开放技术体系与专利,整合建筑材料、装备、家装、家电等制造业资源,形成新的基于工业化的产业集群和社会柔性化供给体系,以及基于客户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体系。中国完全有机会在这一轮变革中实现“换道超车”,关键是这样的机遇是否和你有关?

中国数字工程认证联盟及检测中心启动仪式

数字经济在中国占比已经超过30%,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的历史性机遇。数字建筑、数字城市、新基建将带来巨大红利,然而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数字化转型要采用“探索式”规划(DDP),也就是渐进式改革的方案,首先用数字化技术去修复原来流程和产品服务的问题,寻找新的业务模式。中建八局已经率先成立了行业首家数字建造中心,任命了首席信息官(CIO),大型央企的要素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将使之在未来10年的数字化变革中占有优势。数字化技术方兴未艾,数字孪生、数字建造、智慧工地、智慧运维等新技术的应用如火如荼。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迅猛,在绝大多数“在位企业”还发懵的时候,“域外企业”已经攻城略地,大肆进军。自动规则检查(ARC)、工程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技术和生产要素纷至沓来,让企业应接不暇。知识恐慌渐成常态,因此数字化最重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技术,因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可以花钱去购买任何技术,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对下一代技能的培养能否实现。

2020年又是新一轮5年规划的开始,“十四五”规划对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技术服务企业来说,首先需要对外部环境有清晰的判断,对政策做精准的研究,对细分行业市场和投资做出预测。更为重要的是对组织内部能力做出深刻的分析,比找到短板更为优先的是找到强项,并且将强项做到极致,因为只有自己真正强大才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企业应采用更加进取的管理体系和模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示卓越的管理的能力,从而进行自下而上的创新、服务改进并促进员工成长。

“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或许是有效的策略。运用经济学思维来思考战略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有效路径。衡量企业自身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在“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加上“数据”的生产要素中,找到自身优势,创造和激发企业的“自生能力”,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1/0330/840.html

上一篇:穿插提效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管理
下一篇: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技术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