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生课

来源:新型工业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11: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前言 随着资源、环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中国工业化道路面临转型和突破。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基本内涵特征是

1 前言

随着资源、环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中国工业化道路面临转型和突破。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区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基本内涵特征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1]。因此,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围绕的是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净化改善环境、提高人力资本这五大目标。无论是解决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还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都离不开高等教育这个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高地,而环境类课程教学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其中“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是高校环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2],研究生层次的“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课程更是承担着高端的环境规划复合人才的培养任务。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环境规划人才的要求会有相应变化,因此,研究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课程改革以满足社会需求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2 新型工业化背景及对“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生课程的新要求

我国逐步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就给高等学校的环境规划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内容体系应充分体现和吸收新型工业化所涉及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理念、思想和理论,如生态优先原则、雨洪资源化利用、清洁生产思想、拟自然规划、协同治理、区域绿地等先进规划理念;

2)课程教学模式应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慕课、微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3)课程的功用性应符合和满足现代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践需要以及对高端复合型环保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实际的规划工作,又具备继续深造的科研创新能力与素养。

3 “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研究生层次的“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的课程体系应与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有所不同,前者更侧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这就要求课程体系中要贯穿创新启蒙的知识点,进而构成知识链和理论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原则

1)知识重在“精、新、深”而非泛而全;

2)拓展规划知识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特别是以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创新规划理论与技术;

4)重视规划案例的作用。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根据上述原则,构建和优化后的“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生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生课程体系知识领域知识领域 知识单元 知识点 教学要求 推荐学时基础理论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理论等 掌握 2一、规划理论一、规划理论 新理论环境规划中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生态工业与环境规划、灰色系统理论与环境规划、生态足迹理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协同治理、区域绿地、反规划理论[3]等掌握 8混沌理论与环境规划、分形理论与环境规划、耗散结构理论与环境规划、反规划理论、能值理论等 熟悉 2

4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出现过两种影响深远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一是苏联教育家N.A.凯洛夫的“五环法”,即施教程序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二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即施教程序包括“明了—联合—概括—应用”[4]。

这两种模式分别从教和学的角度概括了教学过程,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五环法”和“四段论”均不能很好地揭示现代教学规律。

我国对教学模式的分类也有多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类,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面对面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模式(网络在线教学模式)以及二者结合型[2]。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面对面教学模式居于高等教育模式的主导地位,但新型工业化要求现代的高校课堂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现在高校课堂普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典型翻转课堂模式也逐渐被熟悉、接受和认可,但从普及面上看,我国高校的现行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面对面教学模式为主。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1/0708/1049.html

上一篇:新城建开启智慧城市发展新征程
下一篇: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工业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