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试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构建

来源:新型工业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9 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马克思“真实的集体”思想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方位 首先,“真实的集体”以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统一作为最高目标。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

一、马克思“真实的集体”思想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方位

首先,“真实的集体”以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统一作为最高目标。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同时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自由人联合体”就是“真实的集体”,它强调个人与集体在价值取向上及利益增长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存共生,把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统一作为最高目标和要求。

其次,“真实的集体”既是价值目标和理想,也是价值运动和过程,只有通过无产阶级运动才能实现。

再次,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态需要以“真实的集体主义”为主导价值观。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不同社会形态决定了不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本质上属于“真实的集体”范畴,但未达到那种理想的“真实的集体”的程度,既有“真实性”同时又不完善,需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引领社会发展,使之越来越趋于“真实的集体”,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二、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1.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其主导价值观必然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不论处于什么阶段,其社会主导价值观必须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这种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集体主义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及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这个历史时期中革命和建设事业(高度计划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但社会转型正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不论处于什么阶段,其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必须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2.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现实紧迫性。一是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变化迫切需要对传统集体主义进行整合与超越。二是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以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价值引领。“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实际上也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切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三、当前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探析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能抽象地谈论,区别于改革开放前个人与集体的固定单向关系,有学者认为目前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中国至少存在职业集体和公民集体这两种类型的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呈现多向的关系。

个人利益不等同于私人利益,它由个人所分享到的公民集体利益、职业集体利益和私人利益等构成;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总和,是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的职业集体利益与公民集体利益。

对于职业集体而言,个人与集体是一种契约关系,主要通过契约分配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不论职业集体是哪种类型,是公有还是非公有,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要求在遵守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个人与集体紧密相连、同生共存的利益互动关系,实现集体的科学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认识

一是更加强调以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提倡和实行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江泽民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二是明确“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标准。

五、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qikandaodu/2021/0629/1042.html

上一篇:试论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新型电子取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