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影视工业化,为什么是爱优腾的破局之道?

来源:新型工业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5 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观察者网讯(/庄怡)或许你还记得原定5年前上映的电影版《三体》吗? 最近Netflix版和企鹅影视的剧版《三体》都快上线了,让我又想起了这部2015年就拍完的“半流产”作品,它的上

观察者网讯(/庄怡)或许你还记得原定5年前上映的电影版《三体》吗?

最近Netflix版和企鹅影视的剧版《三体》都快上线了,让我又想起了这部2015年就拍完的“半流产”作品,它的上映日期已经改到了2025年。

电影版《三体》10年未填完的巨坑,有着影视寒冬里投资方离场、视觉效果太难达到标准、团队管理和运作效率过低多重原因。

电影版《三体》完成拍摄后10年都未完成后期制作

其中一位参与者就曾表示,国内科幻片导演自己没读过几本科幻小说,不少对数字特效运用十分陌生,把目光都聚焦在大制作上,但其实视觉效果和影视工业化水平根本达不到要求。

这或许就是我国影视工业化低水准下的一个作品缩影。剧组仍然是“小作坊”形式,技术介入水平低、视效水平羸弱、高度依赖导演或者制片人、盲目崇拜大制作、剧组运转效率极低,基本没有工业化水准来支撑所谓的“大制作”。

老话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经亲自了解过好莱坞著名科幻电影《终结者》的制作宣发流程,他将体验的感受称之为“震撼”。

“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可以量化拆分的,电影被拆分成一个个项目组,分门别类对接道具、摄影、特效等工种,高效地完成任务”。

他震撼之余表示,推动国产电影工业化十分紧迫。他向业界普及:电影工业化,不像很多人直观理解的重工业、机械化、大齿轮,它的内核是强调流程、协同与分工,意味着流程的整合、观念的改变。

《流浪地球》剧照

所谓的影视工业化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初,“美国戏剧之父”麦克·塞纳特在其所属的启斯东(Keystone)公司中,首创电影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将电影创作切分为不同环节,交由不同部门负责,优化成本提升效率。

尽管在文化研究、创意批评学者眼里,这种电影工业是对艺术性和诗性的背离,但这并不妨碍资本青睐高速保质的影视制作,让启斯东推出卓别林经典系列喜剧,催生出专业、细分的特效工作室、制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影视工种,并成为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立身之本。

其实,郭帆的《流浪地球》已经在向工业化靠拢,尽量做到了流程标准化和多项目的协调分工。

据郭帆讲述,“前期筹备的8个月里,我们完成了上百万字的剧本、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正式筹备期间,又做了1万件道具,搭建10万延展平方米的实景;前后7000多人参与制作,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职业……”

视效公司希娜魔夫为《流浪地球》设计的驾驶舱细节图,图源:微博@连凯andrew

这样的大制作显然不是小作坊模式能完成的,因为对剧组而言,成本在燃烧,标准化和效率化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好事情。

影视工业化能降本增效,但为什么我国推进得这么慢,多数剧组仍然沿用的是“小作坊”和“包工头”模式呢?

从21世纪初,张艺谋、冯小刚等大导演开始向大制作电影转型,我国电影市场也开始从文艺小众加速进入商业化快车道,凑巧的是明星的商业价值这一时期也被最大化挖掘,看电影成了一件大众的日常消费,票房被卡司和明星左右。

但是观众多了,专业影迷并不多,“看电影”的行为大于实际看的电影内容,粉丝爱看流量明星,资方花钱请明星就能保证票房,何必大动干戈来革新制作和宣发流程呢?

这样做的恶果是,资方和明星把钱赚走了,还水涨船高拉高了片酬,让市场越来越畸形,电影成本越来越高,票房风险越来越大,但观众审美在觉醒,对好内容的需求在增加,二者的矛盾就愈演愈烈。

新意

游族影业的《三体》电影版就是《流浪地球》的反例。

电影版《三体》原本应是小说影视化的首部作品,2013年就通过了广电总局的影视备案,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拍摄。

但后期过程中,视效团队换了一波又一波,制作人也离职了。由于《三体》体量大、改编又困难,而且电影工业化要求高、视效非常复杂,开发周期又长。

《三体》的预告片和剧照被网友吐槽像网游

总之,最后《三体》从2015年拍摄完成至今也没有上映,目前的上映时间已经排到了2025年,而Netflix和企鹅影视拍的《三体》电视剧都快要上线了。

两相对比,《流浪地球》从开拍到上映不足两年,而电影版《三体》则延宕10年,效率和管理可见低下。

文章来源:《新型工业化》 网址: http://www.xxgyhzz.cn/zonghexinwen/2022/0125/1413.html

上一篇:平坝区“四轮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下一篇:工信部公示33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河